這是從左傳這本書中延伸出來的舊事回憶,並不完全是讀後感。

書的介紹:博客來

經典閱讀這套書,是從楊照的講堂裡發展出來的。也許是因為如此,文字相對淺白,每句原文後面都有白話文解釋,所以適合像我這種文言文不靈光的入門者。

總序十分值得看,講了選書的標準;我認為書的精華在頭三章,關於左傳的用意,與《春秋》的關係,其特別之處等,相比起我當年高中學史學史時的左傳,有趣多了。

記得當年(也只是四年前而已)一開學就學史學史。本來在預科的課程中,史學史是放在最後(中七)學的,通常應該一開始就是學治亂史吧,因為多少都跟之前學的有點關係,是相對的深入,還算容易接受會考跟高考的差異。但史學史在之前的學習中完全沒有提過……最多就是說說有《春秋》、《史記》這些書的存在,《資治通鑑》《二十二史劄記》更是沒提過,完全沒有概念。(當然每間學校都不同,這只是我的經驗)老師說,因為之後會很忙,忙到我們根本不想學後面的內容,於是將史學史提到最前先學,之後負擔沒那麼大。確實如老師說的,我之後根本沒心思學,還好放在最前面先教了。(當時腦袋已經滿了,放不下更多的)

 

除了宗教史,我想我的史學史是最爛的了。學史學史當時對《左傳》根本一點概念都沒有,因經而傳不是重點,雖然看完楊照的書覺得那才是重點;翻開筆記,我記下的重點是:梁啟超《中國歷史研究法》(記得當時硬背這書名……最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了,完全不想去翻):一、《左傳》不以一國為中心,而平均敘述當時幾個主要國家;二、敘述不僅限於政治,常涉及社會各方面;三、其敘述有條理,有系統,有別裁,確已成為一種組織體的著述。……史學地位:首部比較完備的編年體史書,拋棄’一字褒貶‘的評論方式……等等,相當沉悶。當時學史學史的重點就是一部史書(學的都是具開創性的史書)的體裁,內容,史學地位以及和其他史書的比較。比較和史學地位是高考題目的出題方向。當時史學地位那些都是硬背的,上課時不是沒有理解過某部史書的特點和偉大之處,但是就是沒有更深刻的體會,因為我學的只是某部書的架構,而內容是完全沒有看過的,所以對書究竟講了沒有清晰的概念。

楊照以《春秋》對照《左傳》來讀,突顯《左傳》這樣那樣寫的目的,並看封建秩序的崩潰,這樣我才對《左傳》有個較為清晰的印象。其實高中兩年並沒有時間可以清楚講史書的內容,所以先學架構,好有個概念(但我沒什麼概念),待進大學時才細學。(畢竟這是預科的某一項作用)

高中時有這本書的話,我想我的史學史生活不會這麼枯燥和煩悶吧。(其實我就是為了寫這句前面鋪了這麼一大段XD)

 

ps。這本書是我向圖書館進言買的~我當時發現圖書館有填寫推薦書目的表格,圖書館沒進這本於是填了這本,結果過了一個月回覆我說進了(而且是我家的圖書館~)真的是誠惶誠恐啊~有被圖書館重視的感覺真好(大心)。不過圖書館並沒有一口氣買了這套系列,只進了這本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仲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