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看部落格的影評時看到《只想告訴你的》電影評論。於是興起了重看動畫的念頭。
當年也很喜歡這部動畫。只是後來對後來故事的發展不太感興趣就沒再繼續看漫畫的部分了。(是說比較喜歡叫『好想告訴你』)
再次看第一二集的時候,從開始到結束嘴角上揚放不下來。
真的真的讓人看到好害羞啊~
注意到之前沒怎麼認真看待過的風早的明顯『暗示』。
其實動畫一開始的風早就表現他對爽子的感情。多少有點少年的鼓動的感覺。
例如追出去問爽子放在桌上的咖啡是不是爽子給的時候,說:『是你放的太好了,我還想我猜錯了怎麼辦,我有時候很沒腦』時的表情;
爽子問風早還能見到小狗嗎?他就問:『只見牠?我呢?』
還有第一集最後他說:『我可以期待一下嗎?』(第一集最後也告訴觀眾他的想法了)
從爽子這邊來看,風早是一個能給予她力量去打開心扉,嘗試踏出跟人交流的人。
重看一次會對爽子的樂觀思考稍稍有點感動。
在換座位時,會想『沒有人跟自己一起分享換座位的快樂和悲傷,讓人感到一點寂寞』
『希望有一天能有人說:『換到這個座位真的太好了』』
(畢竟能一直這樣從壞的結果找出好的方面的人真的沒怎麼見過)
有時候會覺得,其實所謂的『貞子』,讓全校的人害怕還有茶餘飯後的談論對象的存在,似乎就是一種壓力的出口,或者說是轉移視線的出口。討論著共同『擁有』的人物時所取得的歸屬感。所以我覺得那不單單是畏懼『貞子』,更是一種『代替品』。
不過,本作中大家真的只是害怕她而已。
記得當年看完動畫之後也很喜歡風早。後來看了點漫畫,真的覺得風早也如他自己所說:『我並沒有你說的那麼爽朗』。所以就不怎麼喜歡他。故事的前半段在爽子的渲染下風早就變成了世界少有的爽朗人物,故事後半部只是把他的夢幻氣氛逐漸去除,讓他在我們眼中變回一個跟同齡人無異的煩惱少年。
(原來風早的配音就是我不太喜歡的浪川……以前還真注意不到,不怎麼喜歡他是後來的事,現在對浪川先生沒那麼多敵意了。中村悠一的聲音好帥啊啊啊啊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