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真相的十公尺前》/米澤穗信 / 2017 /尖端
《台中無所事事之旅》/林江汶 /2016 /好讀
年初去台中旅行所以借來看。畫得都很不錯,有些簡介寫得老實好笑,很實在。台中怎麽不賣他的明信片呢?我會買來寄的。
《真相的十公尺前》/米澤穗信 / 2017 /尖端
《台中無所事事之旅》/林江汶 /2016 /好讀
年初去台中旅行所以借來看。畫得都很不錯,有些簡介寫得老實好笑,很實在。台中怎麽不賣他的明信片呢?我會買來寄的。
香港到台灣,台灣到日本,然後又從日本回到台灣,就這樣拖著行李箱搬來搬去之時,不知為什麼總是裝滿一整個行李箱,每次都很後悔當初為什麼不把東西都丟了再坐飛機。從日本回香港時明明已經暑假搬了一次(全是書),又寄了15公斤行李(全是書……),結果去到機場還是要補超重費用(那次大概快40公斤),每次都告訴自己別買東西會增加行李;東西丟掉很可惜買剛好的容量就好等等,結果每次都汗流浹背坐在機場後悔。之前就很在意怦然心動的整理法,一直沒找書來看,這次終於一次過看了好幾本整理相關書籍,來解決一下自己的問題。而且這次回家之後應該有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會移動到別的城市,是時候好好整理那個我每次回去東西又增加的家了(每次回去看到姐買了一堆時會想——搞什麼!我剛拖了一堆行李回來放哪裡才好??——五十步笑百步的境況)
最近因為要寫心理學的報告,在找心理學相關書籍。其中有這麼一本《人為什麼會鼓掌》。透過動物行為學來分析人類的心理如何影響行為。
比起題目這篇,我個人更喜歡看男女不同,所以就先看了「並んで歩くカップルは、なぜ女性が左側になることが多いのか?」。並排走的情侶,為什麼大多數都是女生在左邊?相當有意思的疑問。作者說在公園認真觀察,發現路過的情侶大多數都是女生在左、男生在右邊。他就很好奇為什麼會這樣。
Frog and Toad這個系列,想必很多人都知道,也是我很喜歡的兒童書。這個系列一共有5本,目前沒看過的只有《Days with Frog and Toad》。
以前為了鍛煉英文,都會挑一些英文書來看,但程度又不是很好,會去圖書館兒童區選一些兒童書來看。Frog and Toad以前就看過好幾次,每次拿起來都覺得故事情節和人物都很可愛的書。
中學有段時間經常翻看這本書。那時的我唸書唸到快到極限了,又不能看課外書,唯有拿起這本傳記,以林海峰的一生來鼓勵自己唸下去。
以前曾有一個誤會,認為他是一個很自傲的人,很大原因是因為拍照時他不苛言笑吧。查查他的資料,總能看到他如何年輕的到了九段、取得本因坊等等。天才嘛,多少有點自負。
但其實,如果天才真的都驕傲,
楊照——《尋路青春》
我是從《對照記》開始知道楊照的。在《對照記》中最喜歡的就是楊照談及台灣的人和事。因為透露著他懷念的心情。那都是我不熟悉的事物,雖然有聽過的地方名還有好像熟悉的場景,但仍然虛幻。看這本書時有種窺探台灣一種面貌的好奇。胡洪俠講關於大陸的事情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,卻有種過來人的感覺。馬家輝的尋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地方,馬、胡的文章有中讓我:『啊,就是這樣啊……』的恍悟和懷念。那像是探照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(開玩笑)
《尋》中有些文章在《對》中出現過,如《日語老靈魂》出現了兩次……而且一模一樣,有點無語……我覺得整本書下來雖然講的是青春時的他,卻沒有我一直認為青春特有的那種急躁,反而有種平緩的氣氛,細細回想過去的自己。這或許是因為這些事太久了,可以脫離自身,能比較抽離看待過去的事。
偶爾記起的時候,就會去youtube看《開卷八分鐘》。短短的時間可以看看這世界上有什麼好書,去試圖看看那些我根本不會找來看的書到底講些什麼。
以上三本,就是我看過關於介紹書的書。梁文道主持的《開卷》十分愛看,因為姐買了《我讀》,所以偶爾會找出來翻看。而《弱水三千》是剛剛看完的書。李伯伯的那本去年看的。
這三本書都很好看。梁文道的各個範疇都有,而李家同的大多是小說。
他們談及的書,我多是沒看過的。而且沒有想過會去看那些書。
於是乎,他們寫的介紹或者感想,可謂是打開了一門新的窗,讓我看看裡面到底有些什麼東西。感覺挺微妙的。(當然不會說我等於看過那本書了,兩碼子事)